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选择容易到达感染部位的抗菌药物 - 合理用药 - 江苏省中医院
  • 医院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概要
    • 党建文化>>
      • 医院文化
    • 医院领导
    • 组织结构
    • 院史沿革
    • 院务公开>>
      • 医院资质
      • 规章制度
      • 行风建设
      • 预决算公开
    • 美丽省中
    • 老年文化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习近平论中医
    • 紫东院区建设
    • 活动公告
    • 杏苑报
    • 媒体报道
    • 内部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专家>>
      • 内科
      • 外科
      • 名医堂
      • 医技
      • 妇儿
      • 针推
      • 多学科联合门诊
    • 门诊排班表>>
      • 专家一周排班表
      • 专病门诊排班表
      • 2017年膏方专家排班表
    • 服务流程>>
      • 门诊就诊流程
      • 急诊就诊流程
      • 住院指南
      • 体检指南
      •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 一站式服务
    • 医院导航
  • 名医堂
    • 综合介绍
    • 大医风范
    • 名医名片
    • 高级专家
  • 省中特色
    • 优势病种
    • 特色诊疗
    • 诊疗中心
    • 特色制剂
    • 省中膏方
    • 冬病夏治
  • 重点专科
    • 国家级重点
    • 省级重点
  • 教育教学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图片新闻
    • 处室管理 >>
      • 机构设置
      • 工作职责
      • 公开目录
      • 规章制度
      • 计划总结
      • 发展规划
      • 数据统计
    • 继续教育>>
      • 项目管理
      • 远程教育
      • 论文论著
      • 基础管理
      • 量化考核
      • 其他专题
    • 人才培养>>
      • 国家“师承”工作管理
      • 国家“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师承”工作管理
      • 江苏省“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青苗培养工程管理
      • 院“师带徒”学习班管理
      • 院“西学中”学习班管理
      • 院“周仲英师承”学习班管理
      • 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 进修管理>>
      • 全院外出进修管理
      • 全院外来进修管理
      • 外来进修网上报名入口
    • 学术活动>>
      • 全院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专科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科普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管理
      • 全院大型医疗设备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放射和辐射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经常性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刊授继续教育管理
    • 教学管理>>
      • 非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名医工作室>>
      • 国医大师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流派工作室>>
      •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学会管理>>
      • 全院中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西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管理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医院推荐优秀人才和先进集体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对外交流
    • 图书馆管理>>
      • 通知公告
      • 文献资料查询
    • 基地管理>>
      • 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基地
      • 国家城市社区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农村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 国家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 国家(江苏省)中医临床进修基地
      •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政策研究室
  • 科研管理
    • 科技处
    • 临床研究院>>
      • 部门职责
      • 简介
      • 动态
    • GCP中心>>
      • GCP中心简介
      • 办事流程
      • 临床药理实验室
      • 临床专业科室
      • 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室
      • 工作动态
    • 伦理审查平台>>
      • 伦理审查体系
      • 伦理委员会
      • 研究利益冲突管理委员会
      •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
      • 受试者之家
      • 工作动态
    • 学科办>>
      • 优势学科
      • 重点学科
      • 学科动态
    • 中心实验室
  • 健康宣教
    • 医患交流
    • 病友之声
    • 健康知识
    • 老年养生
    • 杏林论坛
    • 药学服务>>
      • 药学信息
      • 合理用药
      • 药品不良反应
      • 神农识草
    • 公益活动
    • 公告
    • 报告厅(beta)
    • 省中TV
  • 党建平台
    • 党建动态>>
      • 最新动态
      • 基层党建
      • 活动信息
    • 党史学习教育>>
      • 主题活动
      • 支部共建
      • 学习感悟
    • 党务公开
    • 党风廉政
    • 党员管理
    • 总支之窗>>
      • 内科总支
      • 外科总支
      • 门诊总支
      • 药学总支
      • 机关总支
      • 综合保障总支
      • 离退休总支
    • 网上党校
    • 文明创建
    • 统战工作
    • 职工之家
    • 青年园地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选择容易到达感染部位的抗菌药物
发布日期:2013-01-05 13:20:34    作者:    访问次数:4133

抗菌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迅速分布至组织和除血以外的体液中,并到达感染部位。一般而言,血供丰富的组织,如肝、肾、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高,而在血供差的部位如脑、骨、前列腺等组织中浓度较低。某些部位存在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大多数药物的脑脊液浓度偏低。各类抗菌药物的分布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容积(Vd)可相差甚多,在各组织体液中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如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易于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离解度高的水溶性药物则不易穿透生物膜;又如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或药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者亦不易分布至组织体液中,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药物较易分布至组织和进入体腔。一般而言,如某种药物的Vd值>1L/kg时,往往提示该药的组织浓度高于血浓度,在体内分布广泛,有利于组织或感染病灶内细菌的清除。如近年来发展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大多品种的Vd高达2~3L/kg甚或更高,因此以该类药物治疗某些细胞内细菌感染(如伤寒等沙门菌属感染)和细菌性前列腺炎等感染时,均能取得良好疗效。
    多数药物不易达到骨、前列腺、脑脊液等组织,但某些药物仍可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其分布特点如下。
1、骨组织
    骨科感染性疾病主要有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及硬化性骨髓炎。其致病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及变形杆菌。在治疗骨和关节感染时,宜选用在骨组织和关节腔中能够达有效浓度、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毒副作用少的药物。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头孢替安、褐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的大多品种,均可在骨组织中达到杀灭病原菌的有效药物浓度,骨组织中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0.3~2倍,而大多抗菌药物的骨浓度均很低。因此在治疗骨感染时宜根据病原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情况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药物。
2、前列腺
    前列腺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葡萄球菌属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菌。抗菌药物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浓度大多较低,但氟喹诺酮类、红霉素、SMZ、甲氧苄啶(TMP)、强力霉素、甲砜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利福平、四环素等可在前列腺液和组织大多可达有效浓度,故前列腺炎者的治疗可根据感染病原种类选用上述药物。
3、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临床上非常危重的病症,早期及时正确地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单核李司特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多抗菌药物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低,但某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是否可达有效治疗水平,取决于给药剂量和病原对药物的敏感性。一般而言,当脑脊液药物浓度达到最低杀菌浓度(MBC)10倍时可达杀菌效果。对于成年患者要注意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不易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病灶,而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磺胺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洛培南都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为一种细菌的感染,故采用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即可。尽量采用杀菌药、静脉给药、剂量宜大。联合用药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鞘内给药,但要注意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逐次给药。
4、浆膜腔和关节腔
    抗菌药物全身用药后可分布至各体腔和关节腔中,局部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100%。因此除有包裹性积液或脓腔壁厚者外,一般不需腔内局部注入药物。
5、胎儿循环
    抗菌药物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自母体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氯霉素、四环素、羧苄西林、磺胺药、TMP、呋喃妥因、氧氟沙星等,此类药物的胎儿血药浓度与母血浓度之比可达50%~100%;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的比率在30%~50%之间;头孢菌素类、多粘菌素类、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等约为10%~15%或更低。妊娠期间应用氨基糖苷类时,药物可经母体进入胎儿体内,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导致先天性耳聋。四环素类尚可引致乳齿及骨骼发育受损,因此妊娠期间应避免应用有损于胎儿的抗菌药物,尤其是对血胎盘屏障通透性高的药物。氟喹诺酮类在体内分布广泛,可有一定量自母体进入胎儿体内,曾发现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动物的软骨损害,且该类药的作用机制为抑制蛋白合成过程中的DNA旋转酶,因此氟喹诺酮类不宜在妊娠期应用
6、胆道
    胆系感染是指整个胆道系统的急、慢性炎症病变,多为结石、肿瘤所引起的继发性病变,而炎症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和增多,并有较高的病死率(11.8 %) 。正常情况下,胆汁是无菌的。由于胆道与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胆系感染的途径为肠道的上行感染或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感染。感染胆系的细菌大多数直接从肠道经 Oddi 括约肌反流入胆道,故致病菌与肠道菌丛基本一致,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为假单胞菌、肠球菌、变形杆菌,且常为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率比其他部位高51 %左右。选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致病菌种、细菌耐药性、抗生素的抗菌谱及其在胆汁中的浓度等因素,胆汁培养及药物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得到药敏试验结果之前,要选择具有强大抑菌或杀菌力、在胆汁中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泄,并有部分药物经胆汁排入肠道后重新吸收入血,形成肠肝循环。上述药物的胆汁浓度均高,可达血浓度的数倍至数十倍;氨基糖苷类和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在胆汁中亦可达一定浓度,但氯霉素、主要经肾排泄的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唑啉、头孢他啶等以及万古霉素等则在胆汁中的浓度低。胆道内抗菌药物的浓度会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肝功能。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胆汁内抗菌药物浓度一般低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2)胆管有无梗阻。 胆道梗阻时由于胆道内压力增高,抗菌药物在胆汁内的浓度会相应减少,严重时胆汁内几乎没有抗菌药物。3)给药途径。 大多数抗菌药物注射较口服后胆汁浓度高。

Copyright 2012-2021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 reserved 江苏省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55号    联系电话:025-86618472、86518612、86617141-20300/20130
技术支持:南京长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5011462号-1     江苏省互联网医院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