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通讯(五) - 医疗改革 - 江苏省中医院
  • 医院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概要
    • 党建文化>>
      • 医院文化
    • 医院领导
    • 组织结构
    • 院史沿革
    • 院务公开>>
      • 医院资质
      • 规章制度
      • 行风建设
      • 预决算公开
    • 美丽省中
    • 老年文化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习近平论中医
    • 紫东院区建设
    • 活动公告
    • 杏苑报
    • 媒体报道
    • 内部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专家>>
      • 内科
      • 外科
      • 名医堂
      • 医技
      • 妇儿
      • 针推
      • 多学科联合门诊
    • 门诊排班表>>
      • 专家一周排班表
      • 专病门诊排班表
      • 2017年膏方专家排班表
    • 服务流程>>
      • 门诊就诊流程
      • 急诊就诊流程
      • 住院指南
      • 体检指南
      •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 一站式服务
    • 医院导航
  • 名医堂
    • 综合介绍
    • 大医风范
    • 名医名片
    • 高级专家
  • 省中特色
    • 优势病种
    • 特色诊疗
    • 诊疗中心
    • 特色制剂
    • 省中膏方
    • 冬病夏治
  • 重点专科
    • 国家级重点
    • 省级重点
  • 教育教学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图片新闻
    • 处室管理 >>
      • 机构设置
      • 工作职责
      • 公开目录
      • 规章制度
      • 计划总结
      • 发展规划
      • 数据统计
    • 继续教育>>
      • 项目管理
      • 远程教育
      • 论文论著
      • 基础管理
      • 量化考核
      • 其他专题
    • 人才培养>>
      • 国家“师承”工作管理
      • 国家“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师承”工作管理
      • 江苏省“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青苗培养工程管理
      • 院“师带徒”学习班管理
      • 院“西学中”学习班管理
      • 院“周仲英师承”学习班管理
      • 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 进修管理>>
      • 全院外出进修管理
      • 全院外来进修管理
      • 外来进修网上报名入口
    • 学术活动>>
      • 全院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专科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科普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管理
      • 全院大型医疗设备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放射和辐射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经常性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刊授继续教育管理
    • 教学管理>>
      • 非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名医工作室>>
      • 国医大师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流派工作室>>
      •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学会管理>>
      • 全院中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西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管理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医院推荐优秀人才和先进集体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对外交流
    • 图书馆管理>>
      • 通知公告
      • 文献资料查询
    • 基地管理>>
      • 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基地
      • 国家城市社区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农村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 国家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 国家(江苏省)中医临床进修基地
      •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政策研究室
  • 科研管理
    • 科技处
    • 临床研究院>>
      • 部门职责
      • 简介
      • 动态
    • GCP中心>>
      • GCP中心简介
      • 办事流程
      • 临床药理实验室
      • 临床专业科室
      • 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室
      • 工作动态
    • 伦理审查平台>>
      • 伦理审查体系
      • 伦理委员会
      • 研究利益冲突管理委员会
      •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
      • 受试者之家
      • 工作动态
    • 学科办>>
      • 优势学科
      • 重点学科
      • 学科动态
    • 中心实验室
  • 健康宣教
    • 医患交流
    • 病友之声
    • 健康知识
    • 老年养生
    • 杏林论坛
    • 药学服务>>
      • 药学信息
      • 合理用药
      • 药品不良反应
      • 神农识草
    • 公益活动
    • 公告
    • 报告厅(beta)
    • 省中TV
  • 党建平台
    • 党建动态>>
      • 最新动态
      • 基层党建
      • 活动信息
    • 党史学习教育>>
      • 主题活动
      • 支部共建
      • 学习感悟
    • 党务公开
    • 党风廉政
    • 党员管理
    • 总支之窗>>
      • 内科总支
      • 外科总支
      • 门诊总支
      • 药学总支
      • 机关总支
      • 综合保障总支
      • 离退休总支
    • 网上党校
    • 文明创建
    • 统战工作
    • 职工之家
    • 青年园地
医改通讯(五)
发布日期:2014-08-04 16:16:37    作者:医改办    访问次数:3891


以法律手段抵制暴力伤医  中国中医药报3月7日报道,3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指出,暴力伤医,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李斌答记者问时表示,为维护好医疗秩序,确保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要从法治、德治、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治理。一是加强法治,扬善除暴。医疗机构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不论什么人,不管以什么理由,滋事扰乱破坏公共秩序,伤害他人生命,都绝不允许,也必须严加谴责,依法严肃处理。第二,要加强德治。医务人员要讲医德,要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医学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包治百病,医生不是神仙,不可能时时、处处、个个都能妙手回春,都能手到病除,所以医患之间大家要互相理解。第三,要加强机制建设,要加强第三方的调解机制建设,给解决纠纷建立一个绿色通道,要大力推广医疗责任保险。保护医务人员免遭蓄意伤害,当务之急就是立法,只有建立专项有效的法律,才能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医院是救死扶伤的生命重地,也是公共场所,暴力伤医及各种形式的医闹,严重危害公众医疗环境,必须依法严加惩处。

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中国政府网2014年3月13日报道,深化医改5年来,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一是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到2011年底就覆盖了13亿多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织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的补偿机制。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著加强。2009到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700多亿元,支持了2400多所县级医院和4万多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设备配置,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计划,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都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财政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2013年的人均30元。城乡居民免费获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6.9%。五是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11个县开展了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政府网2014年3月13日报道,2013年,国务院医改办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取消药品加成,完善补偿机制。311个试点县基本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一些省份已在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推开。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成本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二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一些试点县重新核编定岗,推行聘任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些试点县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优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四是人民群众得到了一定实惠。各试点县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得到一定控制。

积极推动全民医保体系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  中国政府网2014年3月13日报道,一是巩固全民基本医保制度。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保筹资机制,逐步提升保障水平。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二是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目前,已有28个省份开展了试点工作,8个省市已全面推开。试点地区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增加了10到15个百分点,超过了实际费用的70%。新农合保障20种大病成效明显,全国累计受益人次已达322万,补偿资金227亿元,实际报销比例最高已达78%,有效减轻了大病患者的看病负担。今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要在全国全面推行。三是健全医疗救助制度。2013年,我国实施医疗救助1亿多人次,支出资金260亿元。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医疗救助制度是一项重要内容。今年要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其助困兜底作用。四是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去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支持各地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并出台了管理办法和诊疗规范。今年要推动各地尽快制定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通过多方筹资,建立救助基金,有效解决救急问题。五是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今年要研究制定鼓励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开发更多的健康保险产品。

医患矛盾是医改的阵痛  荆楚网2014年3月14日报道,曾几何时,医闹开始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医生本应悬壶济世,但由于医疗水平有限,患者也不应当过于苛责医生,然而,这种不难理解的逻辑关系却总是经不起医疗事故的检验。客观来讲,紧张的医患关系与医改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尽管中央出台了诸如医保、新农合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可是由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艰巨性,很多政策被抵消掉,致使“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现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患者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国家将医院人员用固定工资供养起来,实行差额拨款,医生收入有限,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也大,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还要动辄提防患者闹事,这也让医生这个群体情绪不断,最终选择离开这个队伍的也不在少数。给公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医疗条件,让他们享受有尊严的就医环境是政府的职责;医生仅仅是一个职业,让他们享受与自身工作相适应的收入,有尊严地行医也无可厚非。需要认识到的是,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不能怪患者和医生任何一方,这应该是医改的阵痛,而对双方来讲,需要的更应该是理解和宽容:患者不要过于苛责医生,不可将医生这个群体标签化,甚至是妖魔化,发生医疗事故更要摒弃暴力式思维,选择正确合适的途径维权;医生更需要坚守医德,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不要对其进行过度治疗,进而扭转给患者和公众的印象。中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事实证明,任何一次社会变革的背后,都是不同利益群体的殊死搏斗,而与改革相伴随的也是社会的阵痛。现今的医患关系确实紧张,但这也倒逼着医改的加速推进,而医患矛盾也是医改的一场阵痛,只有本着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医患矛盾的这场阵痛才会随着医改的推进而最终消弭。

加紧推进医改是根本  福建日报3月14日报道,当前发生的医闹现象和伤医事件,有的基本属于患者无理取闹,有的涉及医疗体制问题。对于前者,自当依法严厉打击,但对于后者,就不是简单靠打击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在目前不少地方,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医院以药养医,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利益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医院必须采取一些利益刺激手段,促使医生成为逐利者。由于逐利心态存在,医患关系就会异化,医生可能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检查;而患者或家属也怀疑医生滥开药、开贵药,或者过度检查,这些都容易引发纠纷。再如,不少农村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大量患者涌入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病。患者排队3小时,看病时间只有3分钟;而医生一个上午要看几十名病人,很难与病人充分沟通,这也容易引发纠纷。上述问题,都不仅仅是医生或患者个人素质的问题,而是涉及深层次的医疗体制。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所说的,医改最核心的是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改善医患关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大问题。解决这三大问题,还是着眼于加快医改步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扩大到10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等。相信随着医改的深入,再辅以其他措施,医院的秩序将不断好转,更好地服务社会。

浙江力推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入医改  中国中医药报3月14日报道,近几年,浙江省力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融入医改。该省以创建省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为抓手,2009年起先后筛选确定两批共19家县级中医院联合辖区内60家社区(乡镇)卫生机构参与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并组成区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联合体”。这些联合体已培养师资395名,推广适宜技术87项;目前,浙江正在组织第三批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申报工作。截至2013年,浙江省创建了19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3家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并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领衔建成覆盖全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立起城乡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促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浙江坚持推广项目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技术推广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技术应用追踪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江苏南京:中医急救技术走进院前急救体系  中国中医药报3月17日报道,3月12日,“南京市急救中心中西医结合培训基地”在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中医针灸等实用技术有望进入南京地区的院前急救队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今后将作为“南京市院前急救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培训”的定点医疗机构,与南京市急救中心开展相关院前医疗急救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培训工作。南京市急救中心派遣所属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含网络分站),结合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特点,分批分次到该院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学习培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免费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并编印培训教材。对参与培训的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发放“院前医疗急救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培训合格证书”。在院前急救方面,中医急救技术有独特优势,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如对中风、中暑、溺水、癫痫、急性心绞痛等需要急救的患者,针灸等实用急救技术都能起到较好效果。

医改办

2014年3月19日



Copyright 2012-2021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 reserved 江苏省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55号    联系电话:025-86618472、86518612、86617141-20300/20130
技术支持:南京长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5011462号-1     江苏省互联网医院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