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如何防燥咳? - 健康知识 - 江苏省中医院
  • 医院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概要
    • 党建文化>>
      • 医院文化
    • 医院领导
    • 组织结构
    • 院史沿革
    • 院务公开>>
      • 医院资质
      • 规章制度
      • 行风建设
      • 预决算公开
    • 美丽省中
    • 老年文化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习近平论中医
    • 紫东院区建设
    • 活动公告
    • 杏苑报
    • 媒体报道
    • 内部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专家>>
      • 内科
      • 外科
      • 名医堂
      • 医技
      • 妇儿
      • 针推
      • 多学科联合门诊
    • 门诊排班表>>
      • 专家一周排班表
      • 专病门诊排班表
      • 2017年膏方专家排班表
    • 服务流程>>
      • 门诊就诊流程
      • 急诊就诊流程
      • 住院指南
      • 体检指南
      •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 一站式服务
    • 医院导航
  • 名医堂
    • 综合介绍
    • 大医风范
    • 名医名片
    • 高级专家
  • 省中特色
    • 优势病种
    • 特色诊疗
    • 诊疗中心
    • 特色制剂
    • 省中膏方
    • 冬病夏治
  • 重点专科
    • 国家级重点
    • 省级重点
  • 教育教学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图片新闻
    • 处室管理 >>
      • 机构设置
      • 工作职责
      • 公开目录
      • 规章制度
      • 计划总结
      • 发展规划
      • 数据统计
    • 继续教育>>
      • 项目管理
      • 远程教育
      • 论文论著
      • 基础管理
      • 量化考核
      • 其他专题
    • 人才培养>>
      • 国家“师承”工作管理
      • 国家“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师承”工作管理
      • 江苏省“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青苗培养工程管理
      • 院“师带徒”学习班管理
      • 院“西学中”学习班管理
      • 院“周仲英师承”学习班管理
      • 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 进修管理>>
      • 全院外出进修管理
      • 全院外来进修管理
      • 外来进修网上报名入口
    • 学术活动>>
      • 全院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专科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科普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管理
      • 全院大型医疗设备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放射和辐射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经常性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刊授继续教育管理
    • 教学管理>>
      • 非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名医工作室>>
      • 国医大师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流派工作室>>
      •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学会管理>>
      • 全院中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西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管理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医院推荐优秀人才和先进集体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对外交流
    • 图书馆管理>>
      • 通知公告
      • 文献资料查询
    • 基地管理>>
      • 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基地
      • 国家城市社区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农村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 国家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 国家(江苏省)中医临床进修基地
      •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政策研究室
  • 科研管理
    • 科技处
    • 临床研究院>>
      • 部门职责
      • 简介
      • 动态
    • GCP中心>>
      • GCP中心简介
      • 办事流程
      • 临床药理实验室
      • 临床专业科室
      • 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室
      • 工作动态
    • 伦理审查平台>>
      • 伦理审查体系
      • 伦理委员会
      • 研究利益冲突管理委员会
      •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
      • 受试者之家
      • 工作动态
    • 学科办>>
      • 优势学科
      • 重点学科
      • 学科动态
    • 中心实验室
  • 健康宣教
    • 医患交流
    • 病友之声
    • 健康知识
    • 老年养生
    • 杏林论坛
    • 药学服务>>
      • 药学信息
      • 合理用药
      • 药品不良反应
      • 神农识草
    • 公益活动
    • 公告
    • 报告厅(beta)
    • 省中TV
  • 党建平台
    • 党建动态>>
      • 最新动态
      • 基层党建
      • 活动信息
    • 党史学习教育>>
      • 主题活动
      • 支部共建
      • 学习感悟
    • 党务公开
    • 党风廉政
    • 党员管理
    • 总支之窗>>
      • 内科总支
      • 外科总支
      • 门诊总支
      • 药学总支
      • 机关总支
      • 综合保障总支
      • 离退休总支
    • 网上党校
    • 文明创建
    • 统战工作
    • 职工之家
    • 青年园地
秋令如何防燥咳?
发布日期:2013-09-26 16:33:27    作者:史锁芳    访问次数:6247
       从目前到立冬前,还要经历晚秋的“霜降 公历 20131023 14:10 霜降节气,“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此时的气候特点是和秋风凉气。古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八月中(西历9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逐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之后,在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随着降雨减少,空气越发干燥,这个时候,人们最易患秋燥咳嗽。对于这类咳嗽,若治不得法,常迁延数月难愈,这类患者的胸片等影像学无异常发现,医学上称慢性咳嗽,假如原来有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病史者,此时更易出现干咳呛作,口咽鼻燥,唇干舌燥,咽痒则咳、或有痰梗咽喉、且越痒越咳,甚至咯血諸证;如原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者,此时随着秋风渐紧,也可出现晨起喷嚏连作,夜间呛咳不止等表现。临床观察,这类病人运用抗菌素、解痉药物、抗过敏药物疗效不显,而中医从清燥润肺、祛风利咽等方药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比如:  患者陈姓女教师,年方30岁,原有慢性咽炎病史,一到秋令时节,就发作咳嗽,说话则咳嗽加重,身为教师,因咳嗽反复发作不能缓解,连上课也无法进行,甚是痛苦。因此,对于燥咳不要轻视……

那么,造成秋令燥咳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当下时节正处于秋令,气候干燥,早晚温差较大,鼻咽呼吸道极不适应这种气候,一旦风燥侵袭,肺失润养,则易于导致肺气上逆作咳(尤以原有慢性咽喉炎或肺虚人群易发)。

   因此,一旦秋令患咳,需要明确病因,对确已排除结核、肿瘤等原因者,仅属于秋令燥咳,可以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分别采用清润利咽、温润祛风等法治疗,多能获得良好疗效的。

(1)    “温燥”咳嗽:

症状表现:干咳、呛咳、咽痒、咽干、口鼻干燥,舌苔薄干少苔,舌质红等“干燥”特征,多见于中秋时节。

代表方药:  桑杏汤 [ 吴鞠通《温病条辨》]

桑叶10、杏仁10、南沙参15、浙贝母10、山栀10、桔梗5、生甘草5克。

用法加水煎服,2,服用5-7天;

功效具有润燥宣肺,止咳化痰作用

桑叶疏风润燥;杏仁润肺降气;南沙参养阴润肺;浙贝母--化痰散结;山栀--清热除烦;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利咽喉。用于燥伤肺、肺失润养的温燥咳嗽。

(2)    “凉燥”咳嗽:

症状表现:咳痰稀薄、口干唇燥、怕冷、鼻塞、舌干而润等既“燥”又寒的特征,多见于晚秋时节。

代表方药: 杏苏散[ 吴鞠通《温病条辨》]

苏叶10、荆芥10、杏仁10、陈皮6、紫菀10、前胡10、百部10、生姜5、大枣10

用法水煎服,日服2,5-7天。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怕风,咳嗽痰稀,鼻塞,苔白脉弦等。

苏叶疏风祛寒;杏仁润肺降气;陈皮理气化痰;紫菀温润止咳;前胡宣肺止咳;百部润肺镇咳;生姜温散风寒;大枣温润养肺。用于凉燥伤肺、肺失宣肃的既燥又凉的咳嗽。

除了辨证服用中药外,还可根据自身体质,选食秋令润肺水果;

--润肺止咳,葡萄--润肺祛风湿,甘蔗--润肺生津,柑橘-润肺化痰,润肺食品:如银耳、百合、白萝卜、荸荠、鲜藕、山药等;还可自制一些润肺利咽药膳对防治秋令燥咳具有积极作用。

(1) 桑叶菊花茶:

取桑叶10克、菊花10克、青果1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浸泡2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润燥利咽作用,可用于慢性咽炎患者秋令久咳、咽痒、咽干、咽痛患者;

(2) 沙参百合粥:

取南沙参15克、杏仁10克、百合15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1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养阴润肺、去燥止咳作用,适用于慢性干咳、唇干舌燥者;

(3) 五汁饮:

取白萝卜30克、雪梨1个(去核)、鲜藕30克、荸荠30克、甘蔗30克,用榨浆机榨汁,混匀食用,每次30毫升,日饮2-3次。具有润肺养阴、去燥止咳作用,适用于阴虚久咳、咽喉干痒、唇鼻干燥、痰粘如丝、甚至痰中带血者;

4) 姜枣饮:

生姜5克、大枣10克、紫菀10克,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加蜂蜜30毫升冲服,日饮2次。具有温肺润燥止咳作用,适用于晚秋凉燥表现干咳久作、受凉加重、鼻塞、怕风者;

(5) 萝卜山药炖乌骨鸡汤:

取白萝卜30克、山药30克,乌骨鸡(去毛内内脏,洗净)1只,加适量水共炖至鸡烂,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具有润肺健脾、止咳化痰作用,又适用于老年人久患咳嗽、咯痰不尽、气短乏力者;

(6) 雪梨止咳膏:

鲜百合100克,银耳100克、秋梨3只,玉竹60克、白萝卜60克、南沙参100克、鲜藕60克、川贝母50克、橘红50克、胡桃肉60克、杏仁100克,上药加水煎煮3次,去渣取汁,加入冰糖、蜂蜜适量慢慢收膏,每次2-3汤匙,日服2次。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润燥之功,适用于各类慢性久咳、阴虚肺燥者。


注意事项:在饮食起居上还需摄生,由于秋令慢性燥咳多由于阴虚失濡所致,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辛热食物:花椒、辣椒、韭菜、大蒜、葱、八角、茴香等辛辣食物、调味品以及火锅、油煎烤制等,以免加重秋燥症状;有过敏病史者螃蟹海鲜等也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过敏致咳。另外,由于秋凉温差加大,要及时注意气候变化,以防感冒诱发凉燥咳嗽。当然,针对秋凉还应遵守“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太早穿过多衣服,需要适度进行耐寒锻炼,增强防感能力。

Copyright 2012-2021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 reserved 江苏省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55号    联系电话:025-86618472、86518612、86617141-20300/20130
技术支持:南京长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5011462号-1     江苏省互联网医院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