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11
2025-09
一封致钟山院区特色诊疗中心的感谢信
江苏省中医院钟山院区特色诊疗中心是我在本次疗养中发现的一个“新大陆”。七月十六日我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疗养+体检。就在入院的前几天,我的肩周炎发作了,右臂抬不高,同时颈椎也僵硬难受,核磁共振报告提示原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发展为滑脱症状,这几年来,腰痛连带臀部疼痛伴随腿脚麻木一直折磨着我。因此我接受了以张仕年主任为首的非常专业的中医特色诊疗体验,这次入院让我受益匪浅,仅仅连续两周的治疗,可以用“手到病除’来概括治疗效果。张仕年主任的推拿、针灸、拔罐等一套“组合拳”技法下来,我的各种不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高明之处不必言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丁冉、陈芸两位年轻的医生手法独到,不愧为张仕年主任的真传弟子;接受过施所宏医生治疗的患者也给予他很好的评价;治疗室的邱波、张立娟、朱晓婕、王颖等护士用平衡火罐、刮痧、艾箱灸、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矩阵为我治疗,我的疼痛在治疗中一次又一次的减轻,晨练次数也能一天天增加。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在这疗养期间得到这么好的治疗,这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技术精湛的中医特色诊疗团队,不仅理念先进、手法专业、操作娴熟,而且还十分敬业、态度认真、热情周到、不厌其烦,使每一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身心放松和愉悦。半个月的疗期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阶段的治疗,我的肩周炎被消灭在萌芽中,腰椎、颈椎的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提笔写这封信,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江苏省中医院钟山院区特色诊疗中心团队秉承“医中有境,疗愈身心”的理念与实践,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衷心祝愿这支年轻的团队在张仕年主任的带领下,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中继续发扬光大、踵事增华。
18
2025-08
一封致神经内科北12病区的感谢信
我代表全家,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向江苏省中医院唐晓刚医生及北12病区脑病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王乐红护士长和胡馨月护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2025年7月18日,我父亲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说话也出现不清楚的情况,我立即将父亲送至贵院急诊科。在紧张慌乱令人心焦的时刻,是唐晓刚医生给予了家属莫大的安慰和专业的救治。唐医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抚了家属极度焦虑的情绪,用专业和冷静的话语给了我们信心,唐医生细致地询问了家父发病的起始时间,陪伴父亲做必要检查,迅速而准确地判断了病情。最关键的是,唐晓刚医生果断决策,在宝贵的黄金4.5小时内为家父成功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为父亲后续的康复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机会。溶栓后,唐医生并未放松警惕,坚持24小时密切监督家父的病情,直到父亲没有出现溶栓后的突发状况。这份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极度重视,让我们深深感动。在家父度过危险期转入北12病区脑病中心后,唐医生依然坚持每天查房,仔细询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份关怀倍感温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贵院南、北院区搬迁的特殊时期,唐晓刚医生百忙之中依然主动关心转移事宜,特别是王乐红护士长和胡馨月护士亲自协助我,安全顺利地完成我父亲的转运,这份在特殊时期给予的额外帮助,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高尚的医德。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全体护士工作认真细致,态度和蔼可亲,王乐红护士长不仅管理有方,更以身作则,给予了家属与患者极其耐心、细致的专业陪护和关怀,让我们在住院期间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在唐晓刚医生精湛医术、高度责任感以及王乐红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并正在逐步康复中。是贵院培养出了这样优秀的医生和护士团队的仁心仁术和无私奉献,挽救了家父的健康,也守护了整个家庭的幸福。恳请院领导对唐晓刚医生、王乐红护士长、胡馨月护士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卓越表现和无私奉献予以表彰,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尊敬。
15
2025-07
一封致周围血管科、北ICU、核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信
  此刻怀着难以言表的感恩与敬意,郑重写下这封感谢信,向贵院周围血管科、北ICU、核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最诚挚的谢意。96岁高龄的父亲被腹痛折磨长达两月有余,一次次辗转求医,却始终无法揭开病痛的“谜底”,我们每日在焦虑与无助中煎熬,他日渐消瘦而憔悴的面容更似重锤敲击着全家人的心。直至6月5日,慕名来到江苏省中医院,命运的转机才悄然降临。    在紫东院区核医学科进行PET/CT检查时,张碧云主任的负责态度让我们深受感动。对高龄危重病人特事特办,优先安排检查,检查中各位医生耐心指导患者摆正体位、认真分析检查结果,及时向我们了解老人病史,检查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了我们,并耐心的向我们讲清了病情危急程度,让我们高度重视立即到医院本部准备手术。正是张碧云主任等专家的敏锐判断和为患者负责任的精神,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当确诊为腹主动脉瘤时,整个家庭瞬间被恐惧情绪笼罩。关键时刻,周围血管科冉峰主任迅速启动手术应急预案,要求病人减少体位移动,以防主动脉瘤破裂,第一时间到急诊就近手术。手术室里,冉峰、乔威、姜伟华等医生争分夺秒、配合无间,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完成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支架置入术。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他们以专业与果敢赢得了胜利,为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让我们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  术后的康复之路,同样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与温情。在北4病区ICU及南东15病区周围血管科的病房里,护士们化身“生命的守护者”,每一次温暖的抚慰、精准的用药及细致的监测,都饱含着他们对生命的珍视。面对老人的烦躁不安和我们的反复询问,她们始终面带微笑保持足够的耐心,用亲切而温暖的话语驱散我们内心的不安。医生们更是不辞辛劳,每日多次查房,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用行动诠释着“以患者为中心”“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贵院医护人员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医者妙手仁心。他们的责任担当和努力付出,我们全家将永远感恩于心并学习传承。 
12
2025-06
一封致妇科管群主任的感谢信
怀着无比感激与敬仰的心情,我谨致此信,衷心感谢管群主任在我最无助、最焦虑的时刻伸出援手,以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为我排忧解难,使我重拾健康与希望。2024年底,我突发巧克力囊肿破裂,病情骤急,因各种原因辗转多家医院,都未能收治,求医之路一波三折,此时我彷徨无助、身心俱疲。2025年1月7日,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管群主任的门诊,管主任当场详细查阅了我的病情资料,确定病情紧急,必须马上手术。彼时正值春节前夕,管主任的日程安排满满当当,但她急病人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在和助手医生商量后,硬是从密密麻麻的手术计划表中,为我腾出宝贵时间,及时施以援手,使我病有所医、心有所安。管主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入院之后,因我病情复杂,盆腔粘连严重,手术风险高、难度大,但管主任高度重视,为我精心统筹手术方案,还特邀普外科柳欣欣主任协同手术,他们精湛的医术为我赢得了健康。在术后恢复期间,管主任还考虑到我有肠梗阻等并发风险,果断要求我延长流质饮食周期,及时补充营养支持,使我的恢复过程平稳顺利,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回顾整个就医过程,我常常心怀感恩、热泪盈眶。管群主任不仅医术高超、妙手回春,更拥有大医精诚之德、济世仁心之怀。管主任始终将患者安危置于首位,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真正践行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是我们患者心中真心值得尊敬的医者楷模。再次向管群主任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祟高的敬意。
15
2025-05
一封致眼科王英医生和针灸康复科张聪医生的感谢信
我在今年三月底突然头部感到神经痛,全身乏力,当时以为是鼻腔旧疾复发就去了就近医院准备做鼻腔手术,术前检查结果是“带状疱疹”,右额及头部周围出现了大量的“疱疹”,之后眼睛也被染上了此疾,医生对我先后进行了二次眼科和皮肤科的会诊,采取挂水消炎、吃药、点眼药水、抹药膏等治疗方案但均无效,眼红肿痛难忍,无奈之下带病出院。随即来到了江苏省中医院眼科继续治疗,因专家号源已满,只挂到了普通号,值得一提的是,我幸运地遇上了眼科第五诊室的王英医生,王英医生首先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在做了必要的检查之后做出了准确的诊断是“虹膜炎”,且果断的停掉了前期在其他医院开的多种药物,只选用了其中二款眼药水,同时还详细的指导我用药,在王英医生全面精心指导下我眼部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好转。同时,针灸康复科张聪医生针对我的“带状疱疹”果断采用“梅花针”和针灸并用方法为我治疗,真是针针到位、次次显效,通过一周多的治疗,我的病情完全恢复。通过这次诊疗让我深深体会到:找对医院很重要,找对医生更重要,医技医德是患者治疗康复的基准和保证。王英医生诊断准确、用药精准;张聪主任针针到位、医技精湛。江苏省中医院不仅医疗设备好、医德好、医术更高。感谢医院培养和造就了这些医德医技双佳的优秀医生,感谢医生们为患者驱病降痛、排忧解难,你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