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姚毅全国老药工工作室、张先林省老药工工作室联合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举办了“杏林论药”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邀请了来自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医院老药工工作室成员以及部分临床专家、青年药师一起参与。
继上次的“当归”,这次研讨的主题药材是“术”。白术是一味传统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也是我院用量排名靠前的大宗药品。本次论药,我们不以现代定性定量来尺规中药材,而是借助老药工传承的经验来判别真伪、衡量优劣。对于白术和苍术不同品种、不同炮制,会带来怎样的药性区别,希望通过这种医师、药师对话的方式,对中医诊疗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李逸飞药师从“术”类药材的产地变迁和炮制考证史入题,由黄然药师现场讲解不同种类、产地的白术、苍术的性状差异,揭示道地产区变迁对药性的深远影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术”的前世今生。
来自心内科的医师刘健主任,结合经典药方,从临床诊疗角度解读不同方解中白术、苍术的规格和炮制方法,从临床诊疗角度解读不同方解中“术”的迥异用法。在讨论环节,临床专家们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对“术”类药的看法和疑问。在场的听众们纷纷感慨,原来我们常见的处方用药竟有如此多的门道。
“杏林论药”系列活动,形式是医药共研,目的是 “医药融合”,旨在培养“知医懂药”的人才,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在座除了老专家,更多的是我们年轻的面孔,也希望依此为契机,激发更多人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出更多热爱并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年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