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11
2025-06
第八届“华东杯”药师演讲比赛南京赛区参赛作品——处方之外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在今天的演讲开始前,我想先留两个问题:处方上有什么呢?处方上又没有什么呢?今年,是我作为一名中药师工作的第二年,在这365天里,我在中药房遇见了更多的患者,调剂了更多的处方,也见证了更多故事的发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两张“特殊的处方”。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发药台前零零星星坐着几位患者。我完成了上午的工作终于可以午休了。这时,一位阿姨急匆匆奔向我的窗口,来取她上午未拿走的药。这位阿姨有3张药方,大包小包的摆在发药台。阿姨问我:“医生,我想问问你哦,这个紫河车粉让我包成胶囊用,包多少啊?一天吃几粒呀?”其实我也不知道,便说道:“那你这不得去问医生吗?”阿姨面露难色,尴尬地笑了笑说:“哦我太着急了,忘记医生的嘱咐了。”我长叹了一口气,翻开她的病历,病历上有很多字,但只有两个词语跳到我眼前:绝经、失独。这时,我才注意到她,阿姨是专程从外地赶过来看病的,四五十岁的年纪,穿着一件款式老旧但十分洁净的绿色厚外套,头发有些许凌乱,但鬓角的白发仍然倔强地支棱着。阿姨普通话说的也不算标准,但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看起来乐观又坚强。我细细地看完医生在病历上写的医嘱,并按照医嘱给她交代了紫河车粉的用法,又交代了每一张处方的一些中药的特殊用法。两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我足足用了十分钟。不是因为她记性不好,而是我想让她知道,这里一直都有人愿意倾听她破碎的心跳。没有人愿意把伤口撕开给别人看,“瞧,你看我多可怜”。我没有办法和她感同身受,但我可以尽我的能力为她缝补伤口。我治愈她了吗?没有。但是,她的一声又一声的谢谢,我好像确实温暖了一位母亲受伤的心。 各位知道吗?药学服务其实并不是单方面的输出。我们的用心和努力,总会在某一天得到回响。我的同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去年倒春寒的一个晚上,六点半左右,外面的雨淅淅沥沥。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颤颤巍巍地直冲窗口走来。同事问我,“你猜,那位奶奶匆匆到窗口跟我们说了什么?”,大家可以一起猜一猜,我说:“那肯定是‘哎姑娘能不能帮我快点配药啊?我比较着急’,又或者说‘我年纪大,能不能提前拿药啊’。”“不,奶奶说的是‘姑娘,你们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吧?先吃这些垫垫肚子。’”说完便从手里的绿色旧帆布袋里掏出了一包包花花绿绿的零食,或许是怕大家不肯接受,奶奶直接扔到了配方台上。中药房骤然明亮了起来,不是头顶上的白炽灯光,而是七八双眼睛同时泛起的波光。那个绿色口袋,不是装药的口袋,那是哆啦A梦的魔法口袋。而那位奶奶,更像一名真正的药师,为我们调配出能够调和人间温情的药引。 这些故事让我不断思考,处方上到底有什么呢?前记、正文、后记,这三个模块是我在备考时反复背诵的标准答案,可实际上呢?前几天我在生病的时候,每天晚上咳的睡不着,凌晨三点半还会准时咳醒,熬了一个周,实在撑不住了,去医生那开药,当看见医生在处方上写下“支气管炎”的诊断时,我这些天所遭受的具象的痛苦被压缩成了冰冷的医学概念和数学符号。在处方上,一个个鲜活又绚烂的生命,好像是一种种疾病载体?又或者是一个个文字符号? 不不不,不应该是这样…… 当现代医学在追求技术进步之时,有一些声音一直在坚持,在呐喊: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处方上是患者的病症,而处方外是患者的人生和药师的操守。作为一名中药师,我也许无法像医生那样开出一张处方,但我可以用心去调剂每一张处方,耐心地为患者讲解中药煎煮和服用方法,用微笑的脸庞、关切的话语,去安抚他们受病痛折磨的心灵。我们常常强调戥子要平,分剂量误差在5%以内,但治愈生命的力量又怎能分量精准?真正的药学服务,从来不在戥称上的1 g,而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对生命的敬畏、关怀和守护,这,才是属于我们药学人的处方之外的“第二张处方”,一张没有君臣佐使配伍、不被药典收载的处方,是我们需要用毕生去学习书写和调剂的处方。 在座的各位同仁,又是怎样书写您的处方之外的“第二张处方”呢?
27
2025-05
守正创新育杏林 薪火相传启新程 ——江苏省中医院中药制剂研发中心2025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圆满收官
 2025年5月21日下午,江苏省中医院制剂研发中心药香弥漫,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在此隆重举行。会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吴磊主任主持,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居文政教授担任毕业答辩委员会主席,由中国药科大学郑啸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安教授担任毕业答辩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吴磊、刘顺、曹园、朱敏出席会议。会议对六名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丁珊丽、李逸飞、陈梦娇、孙丽芬、朱亚苹、刘玉鑫依托于中药制剂研发中心与中药制剂实验室开展的中医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同时对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是否达到硕士水平进行评议。  会议首先由导师介绍答辩学生的基本信息、研究生期间表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而后研究生就毕业论文的内容进行汇报。六位研究生图文并茂的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理论框架、研究问题方法及实际意义,汇报了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分析总结。他们的论文聚焦中医药特色制剂研发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深入扎根基层,针对多个特色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中药资源、中药制剂、中药药理等多个领域。 随后,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认真审议了各位研究生的研究成果,针对论文内容提出了一系列专业问题,并指出了论文中的亮点与不足,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各位同学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逐一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得到了各位专家的充分肯定。居文政教授在总结点评中强调:在中药制剂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导向,还要注重思维创新,强化理论突破,为中药制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答辩组各位专家指出,江苏省中医院制剂研发中心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应当充分利用好、发展好各项优质资源,促进产学研融合,为中药制剂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经过答辩组各位专家评议,一致认为六名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均已达到硕士水平,通过了研究生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各位学子的研究或许只是中药领域浩瀚星海的一点微光,却让我们看到:传统制药理论与现代制剂工程正在碰撞出新的花火,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脉搏,正因他们的努力而强劲跳动,中医药传承之火,正因他们的探索而生生不息。
22
2025-05
学深悟透、躬行践履 ——中药支部党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025年5月21日,江苏省中医院药学总支中药支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结合医院药学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庞会明同志主持。 学深悟透,筑牢思想根基。会上,庞会明同志带领全体党员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产生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系统阐释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她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员必须长期坚守的行为准则。党课通过展示和剖析党内某些违反案例,如违规受送礼金和发放津贴等问题来强化警示作用,引导党员深刻认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危害性,使我们意识到必须严守职业底线,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将清廉、实干的工作作风贯穿于药学服务的全链条。 学以致用,聚焦知行合一。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党员结合岗位实际畅谈学习体会。门诊中药房管婧同志表示:“学习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对我们而言就是要严于律己,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作风优良。”严维花同志也表示要以小见大,规范自身,才能优化药学服务。庞会明主任就此次党课引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提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倡议:第一要务实,务实为先,行胜万言;第二要勤俭节约,避免奢侈淫靡;第三需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四则要长期坚持,聚焦目标,时刻清醒。全体党员收获颇深,作为医院药学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患者为中心,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在服务流程中的任何苗头,确保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此次专题党课既是一次思想淬炼,更是一次行动动员。江苏省中医院药学总支中药支部将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为守护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建设人民满意医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20
2025-05
以案为鉴,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按照院党委及党总支要求,近期药学总支制剂支部在全体党员范围内召开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明确本次学习教育过程中的三大方面工作:一、组织专题学习会,组织全体职工对八项规定原文和精神进行解读和学习;二、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更多的典型案例学习,找准八项规定精神在医院和部门的应用场景,防止党员职工因无知而犯错;三、避免形式主义。结合制剂中心日常工作,对照岗位职责细化要求,对风险岗位职工做好相关培训以及意识形态和工作作风的监督管理,找好切入点,构建长效监管考核机制。2025年5月15日,制剂中心邀请院纪委办徐瑄老师来制剂中心进行题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的授课,支部王迅书记主持学习会,制剂中心支部党员、全体职工参加学习。徐瑄老师分别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履职尽责、服务社会发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公款旅游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旅游活动安排等六大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着重讲解了其中一些发生在医疗机构内与医务人员息息相关的违规案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制剂中心全体职工深入学习理解八项规定精神,深挖违反八项规定的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线索,明确可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风险点,避免触及到作风问题的红线。学习会的最后,王迅书记再次强调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要求全体职工会后继续深入消化此次学习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将学习教育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医药领域集中整治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实践。只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才能积极推动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只有聚焦群众身边微腐败的治理,才能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为医院高水平建设添砖加瓦。
28
2025-04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 ——制剂支部召开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同时,在近期的院纪委会议上,陈之蕾书记再次强调要求各总支、各支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按照院党委和总支要求,制剂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正式启动学习教育工作。会上,支部全体党员集体学习了《通知》内容和中央八项规定全文。 在工作中,有部分党员认为,作风建设是领导和党员干部的事情,与自己相去甚远。其实不然,小到一张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礼品,大到公款吃喝、借开会的名义公款旅游都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在许多单位和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公务接待清单不公开不透明、超标准;单位招标采购未严格执行规定流程,变相指定品牌、型号;科研经费滥用、使用报销未执行规定程序等等现象。它们都是存在在我们普通党员身边的风险点,也是很多党员眼中的“小事情”。习总书记在《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的文章中写道:“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如“清风徐来”,但2024年全国仍然查处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二十多万起。可见,仍有少部分党员及党员干部对小事小节抱有侥幸心理,这更加让我们意识到党的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 作为普通党员,不妨借此次学习教育的机会,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内化于心,将此次学习教育作为一面镜子,将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小节照一照X光。   而支部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本次学习教育工作:一、组织专题学习会,集中全体职工对八项规定原文和政策进行解读和学习。二、在学习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典型案例学习,找准八项规定在医院和部门的应用场景,防止党员职工因无知而犯错。三、避免形式主义。结合制剂中心日常工作,对照岗位职责细化要求,对风险岗位职工做好相关培训以及意识形态和工作作风的监督管理,找好切入点,构建长效监管考核机制。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是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普通党员提高效能的重要实践。只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才能积极推动个人和集体的发展,才能为医院高水平建设添砖加瓦。
1 23 4 5